在广袤无垠的大巴山脉,隐藏着大自然赋予的无尽宝藏。陕西省西乡-镇巴锂矿选区勘查杨家河重点勘查区,如同一场勇敢的探险,踏上了这条崇山峻岭中的找矿之路。这不仅是一次对矿产资源的探寻,更是对地质人毅力的挑战。杨家河重点勘查区的项目组成员以无畏的姿态,深入这片未知的土地,开启了一段充满艰辛与希望的旅程。
大巴山脉,山高沟深、林密路险,抬头几乎不见天,低头遍地是荆棘。有路之处,基岩难觅;沟谷基岩虽多,却无路可行,更有陡坎滑坡。他们坚定的眼神,凝视着前进的方向,紧盯目标,毫无畏惧,一手紧握地质锤,一手挥动镰刀,披荆斩棘,汗水浸湿了衣衫,伤痛布满了身体,艰难地在崇山峻岭间前行。在崇山峻岭之间,队员们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每一处基岩出露进行认真观察,仔细记录。用专业的知识分析矿化带的特征,努力追寻锂矿的蛛丝马迹。中午时分,仅有的几个馒头、几包榨菜和早已冰凉的水就是他们的补给。尽管如此,他们的心中依然充满了对未知世界探索的热情,对地质事业的执着追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正式踏入这片未知土地之前,一部分人先熟悉设计,对工作区区域成矿条件、区域地质特征、工作部署、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等进行详细了解。另一部分人则深入工作区选址驻地。经过反复考量,力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终选址离杨家河重点工作区最大限度接近的地方,把堡垒筑在一线。
王涛是一名年轻且富有激情的地质队员,也是一名年轻的党员,在高差大、地势陡、多地灾的大巴山脉中冲锋在一线,同时还发扬党内“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与当地群众勤沟通多交流,以便收集区内有利的找矿线索,并及时查证。利用槽探工程和地表填图等工作手段,在短时间内对锂、钛矿进行了有效的控制。遇到不懂的技术问题,虚心向领导和前辈请教,及时查阅相关资料,积极主动分享自己的找矿心得。
司机何力仓是一位有着几十年野外地质生活经验的老党员,大家心目中都称他为“老大哥”。每次上山前认真检查车辆,做起事来认真负责,其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我们这些常年在野外的年轻地质技术员有很大的影响。他总是随叫随到,一有需要,他总会立马赶过来,在他身上总能看到火一样的热情。每次下山回来,他都不顾自身的疲劳,亲自动手为大家准备晚饭,蒸馒头、揪面片、擀面条、包饺子……变着花样地改善生活,关心着大家的衣食住行,使大家逐渐适应了新环境,更有了家的温暖。
技术员王春晖也是一名老技术员、老党员,在地质填图时遇到了灰岩陡崖,直线500米的距离,绕了2个多小时,才到达预定目的地。不停地来回穿梭在山梁沟谷密林之间,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工作一天下来,手、腿被倒钩刺扎的伤痕累累,历尽千辛万苦也要完成当天的任务。
技术员姜万红,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兼职安全工作。每次上山前他尽职尽责地检查大家的劳保用品是否穿戴齐全,把“班前五分钟”落实到位,将安全视为与技术同等重要的生命线。在他的坚持与付出下,为野外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安全保障,并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新入职的“00后”张伟伟对地质找矿充满了好奇,他深入荒野、攀登高峰,将自己所学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找矿实现人生理想。在老师傅们的“传帮带”下,自己勤奋努力,成长很快,现已融入地质队大家庭。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全体队员的不懈努力下,目前已完成地表工作约70%,通过槽探工程控制刻槽样检测分析,已圈连出两条锂、钛矿化带,两条锂矿化带分别长约6.3公里。这不仅仅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成果的无限期许。每一份样品的送检,都承载着大家的心血与希望。我们期待着化验室传来好消息,期待着在这片崇山峻岭中实现找矿的突破,为国家能源储备尽一份力。当那一天到来时,所有的艰辛与付出都将化作无尽的喜悦与自豪。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前行。我们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只要坚持不懈,终将迎来找矿胜利的曙光!